名校联盟免费文化海报库
每个中国孩子够应该会下一手围棋
  1. 没有不行,只有不做:世界上并没有那些人适合下围棋,而另一些人不适合,更没有那些人应该学围棋,而另一些人就没必要,围棋不是饮酒、不是蹦极......,需要具备心理或生理上的基础才能参与和享用,围棋是慢跑、是太极......,修身养性,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其中,都会大大受益。因此自古围棋不分文武、长幼、阴阳......!

  2. 围棋教育中的盲区:围棋教育并不缺乏生源,缺乏的是留住他们的理念。学校在针生源稳定性的思考中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探索。棋童的主群体,到底是被学校的宣传所打动,还是家长本身就已经具有围棋教育的主动愿望?若是后者,家长的期望其实是相对模糊的,而学校若不能给于明确且对口的概念,那任何教学改革都是缺乏生命力的。

  3. 围棋伴随你的终生:在人类百年的寿命中,身边的物件多是消耗品,能伴随终生使用的其实很少,棋盘便是这少数之一。不要把它当作一块画了线的木头!你的一生的情怀、志趣、思绪......都将被它感受,又通过它得以释放,10年、50年、100年,它一直在那里,不断的为你谱写着围棋的故事,一块棋盘,就是一座蓬莱岛、伊甸园!

  4. 围棋的横向比纵向更有价值:经常有棋友讨论,如何学围棋?如何学好围棋?我自身棋力就很有限,上了赛场就是别人的“一盘菜”,但这不妨碍我喜爱围棋,我认为学围棋就像品茶,慢慢来,徐徐前进,就会乐趣无穷,不要一味纵向的追求棋力水平,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并且可以充实你的生活,横向的体验围棋文化会让你受益更多。

  5. 爱围棋重于下围棋:以快乐游戏的形式接触围棋、以文化休闲的视角感受内涵、以交流对弈的方法提高兴趣、以网络课程的手段加强锻炼……,最终爱上围棋,让围棋成为孩子一生的朋友,通过围棋找到志同道合的挚友,在棋如人生的小棋盘上不断获得人生如棋的大感悟;这便是棋迹在线每个员工每天努力而为之奋斗的目标。

  6. 围棋的世界观:围棋文化没有定义,如同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命运交响曲在不同的指挥家手下就有着截然不同效果,名校联盟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引导孩子从多角度观察体验围棋文化,淡化竞技围棋独尊的极端影响,帮助孩子通过围棋的微缩世界,建立起属于自己且能充分扬长避短的,现实与理想交融的世界观。

  7. 素质是一种感受而不是数字:学围棋对孩子的好处在哪里呢?许多人可以娓娓道来,但又该如何检验呢?结果就只有比赛考试,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没有人能把素质训练与孩子们的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印证其成果。其实,验证围棋教育给孩子们所带来的优势,不在纸面的成绩上,而在与孩子的交谈沟通中......去发现孩子们内心的成长。

  8. 棋盘上的美德:棋盘上的美德犹如圣骑士一样优雅和庄严。谦卑:尊重任何棋力的对手;诚实:真实的表述自己的水平;怜悯:绝不绞杀弱者;英勇:敢于面对强者;公正:杜绝一切与对弈无关的手段;牺牲:能为大局而放弃;荣誉:力争胜利为的是获得认可而非赢棋本身;精神:下棋要有,且忠于自己的个性,决不是伪装和模仿。

  9. 下棋既是作画:爱上围棋并不难,爱思考的人都会爱上围棋,所以下围棋才成为智慧的公认“符号”。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长为所谓的“智者”,但每个孩子都该会思考、爱思考、勤思考,所以,爱思考就会爱围棋,爱围棋就会爱思考,下围棋就如同是大脑在作画。

  10. 人生/围棋:巩固、弥补、放弃、坚持、进攻、退缩、逃离、追击、解救、援助、交换、周旋......无数决策性的思考伴随着落子,在小小的十九路盘上,演绎着千变万化的结果。而人生就是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虽没有复盘机会,但也不会强迫你收官,只要你坚持下去,就能在棋如人生的棋盘上,学到到无数人生如棋的道理。

  11. 磨练竞争的状态:学围棋是一种全面的修养训练,是自我博弈的过程,重要在于认识自己,克服心魔。不在乎与棋技高低,只要棋逢对手,都是好棋。输赢的价值在一盘棋中并不是唯一的收获,面对竞争的状态远比技巧更重要,这才是中国孩子该学的围棋。

  12. 每次涨棋都是对自我的超越:棋盘上,真正的对手是自己。以何种状态坐在棋盘前,又以何种状态落下每一枚棋子才是胜负的关键,不能把握自我的棋手更无法洞察棋局变化的玄妙,因此陈祖德老先生所提倡的"超越自我"成为围棋界追求至高境界的箴言。

  13. 掌握棋局,掌握人生:我们在谈到一个人的围棋水平的时候,经常在段位前面加上一个词"棋力"。没错,围棋就是一种力量的展现,有剑劈斧砍的决断之力、有锤击鞭砸的毁灭之力、有钉凿刀刻的穿透之力、有水滴风侵的吞蚀之力......。掌握了这些力,就掌握了棋盘,掌握了局面,掌握了人生。

  14. 围棋路就是炼心路:与智者对话,才能增长智慧,下棋则是寻找智者的捷径,渐渐地你发现,与你对话最多的"智者"恰恰就是你自己,每一次对棋盘的审视,都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围棋路就是炼心路,内心的强大是一切力量的来源。

  15. 要让围棋成为一种习惯:不要把围棋当作一种课程去学习,那很浪费时间;不要把围棋当作一种娱乐去戏耍,那很浪费精力;要把围棋当作一种习惯,才能将围棋的博大内涵转化为自己的内功。每天抽时间下几盘棋,得到的不仅仅是棋力的提升,更重要是养成了每天可以从繁琐中快速解脱出来而去静心思考的好习惯,这是成功者的杀手锏。

  16. 棋中出人才:围棋的魅力在变化中,变化的根源在弈者心中,因此心中所想尽在棋盘中展现。搏杀的技巧为"智"、搏杀的心态为"仁",二者兼备便是"贤"。达成围棋文化的至高境界,就是"贤者",走到哪里,都有春风化雨一般的气息。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贤者都是社会所最稀缺,最需要,最值得珍惜和尊重的人才。

  17. 下棋也要有度:聊斋中有个故事《棋鬼》讲述了一个书生因嗜好围棋而落魄至死。诚然中国自古有"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的说法,但其也是在表达因癖好而与其人交往的道理,并非"玩物"。健康的嗜好是人生的朋友而非替代品,如本末倒置,就犹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只求其表而失其理,结果必定的彻底的惨败。

  18. 围棋的超然:史上流传的围棋故事,大多是描写仙人指点、围棋招数的巧妙,或者以棋盘局面为引,表达讲述的却是引申的道理。唯独"关公刮骨疗毒"这个故事,通过关羽下棋"入定"和"忘我"的态度,描绘出智勇双全的武将豪情。围棋的魅力和棋手的超然浑成一体,令人赞叹、向往。

  19. 围棋的考核标准:"学围棋到底可以让孩子们获得什么?"太深奥的我们不探讨,最明显的好处应该有五个:1、坐得住板凳做事;2、静得下心情思考;3、耐得住寂寞钻研;4、受得了对抗压力;5、经得起输赢起伏。这五点,是任何一类体育或其他教育科目无法同时达成的目标。

  20. 围棋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围棋教育是最悠久最全面的因材施教的典范,业余初段后 ,孩子开始对围棋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而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每个孩子个性的发挥与在棋盘上创造力的展现。而小学毕业经常是孩子们学棋的分水岭,此时放弃而没有坚持的棋童实在可惜。建议家长们在孩子繁忙的学习中坚持学棋,不必每天花太多时间,但贵在坚持。

  21. 围棋与奥数的差别: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盘围棋,但有相同的奥数题,学围棋远比学奥数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锻炼。奥数可以开拓孩子理解问题的思路,训练捕捉问题线索的能力。而围棋集美学、数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教给孩子的是面对问题的思维方法体系,一通百通。奥数提高考试成绩,而围棋磨练一生修养和素质。

  22. 独木桥与阳光大道:学奥数为了好成绩,好成绩为了好学校,好学校为了好前程,可惜这条本没有必然联系的独木桥上,不知摔伤了多少孩子,后来者还是前仆后继!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就是面对"未来"的素质;面对"未知"的欲望;面对"未曾"的勇气;面对"未定"的信心!中国的孩子们应该学围棋。